临沧市镇康县通过党组织的引领,在忙丙乡探索了以“增绿增收”为发展思路的乡村振兴模式。2023年12月,该县成功实施了占地7300亩、年产5.85亿千瓦时的光伏项目,有效促进了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的振兴。此外,镇康县还通过村企产业党建联盟,解决了光伏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同时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推动了土地租金和农业收入的增加。光伏板下还种植了茶树、金银花等农作物,实现了光能与农业的结合,提升了生态和经济效益。

进一步地,镇康县利用光伏项目的优势,延伸产业链条,构建了中药材种植基地和马鞍山茶原料基地,形成了多种合作模式,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2023年,这些措施帮助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超过50万元。同时,镇康县注重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如咖啡和坚果等林下经济,探索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促进了绿色经济与文化、旅游等行业的融合,支持了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咖啡产业的改良和发展,不仅优化了产业布局,还实现了从种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有效提升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融合。

原标题:临沧镇康: 党组织筑巢引凤 促乡村“生态+产业”振兴

近日,从临沧市镇康县老县城凤尾驱车10多公里到达忙丙乡,只见道路旁错落有致、具有超强斜面吸附能力的蓝色光伏板,源源不断地生产着清洁电能,与乡村遥相呼应。

忙丙乡属冷凉山区,产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发展模式单一。为探寻绿色发展之路,镇康县以“增绿增收”为发展思路,探索“农光互补”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2023年12月,全省单体较大光伏项目在镇康县忙丙乡顺利并网发电,该项目占地约7300亩,每年发电约5.85亿千瓦时,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可节约标准煤19.7万吨,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53万吨。

光伏产业一隅(2024年5月24日摄)。

为实现村民和企业双向盈利,镇康县忙丙乡党委和企业建立起村企产业党建联盟,采取区域联建等方式,既解决光伏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也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等帮扶,实现“以强带弱、抱团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

“如今,土地租金为当地村民增收,还为当地村民提供长期、短期的就业岗位。”镇康县忙丙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袁庆鸥说。“村民还在光伏板下种植茶树、金银花等农作物,‘光能’与‘农业’碰撞发展,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引进光伏项目后,镇康县各级党组织积极借助优势企业资源“以商招商”,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中药材种植基地,构建马鞍山茶原料基地新形象,陆续探索形成“党建+光伏+中药材+企业”等多种合作模式,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党组织和企业联动发展,2023年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50余万元。

镇康县以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为重点,在发展咖啡、坚果等林下经济上,探索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做到绿色经济产业与文化、旅游等行业有机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品种改良后的咖啡豆(2024年1月19日摄)。

镇康县种植咖啡历史悠久,属全省重点咖啡产区之一,全县共种植咖啡8.69万亩,咖农约5.9万人。但近年来,咖啡产业受市场影响,价格波动大、咖农收入低、生产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咖啡产业的发展。2023年,镇康县引进咖啡企业,打造咖文旅融合的精品咖啡庄园,促进咖啡产业和二、三产业的创新融合,有效破解咖啡产业发展受困造成的土地资源转化率低等问题,助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融合发展。

“我们践行‘从种子到杯子’的理念,实现咖啡从种植、采摘、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的贯通。”镇康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咖啡产业股负责人李跃旭介绍。

为最大限度发挥咖啡产业效益,镇康结合咖啡生长特性,将咖啡种植区科学划定在海拔为850-1900米的区域,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布局规模化、基地建设标准化。

“筑巢引凤组织牢、农光互补产业兴;咖啡原料变精品、资源转化生态兴……”随着悠扬婉转的“阿数瑟”旋律响起,一幅农业绿色发展与乡村生态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赵玉雪 袁庆鸥 廖云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