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3日晚的活动中,中央驻滇和省级媒体记者们受邀参加了在双江景亢村举行的临沧座谈会,并体验了一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盛宴。记者们亲手参与转佤族鸡枞陀螺、跳布朗族蜂桶鼓舞、拉祜族服饰制作等活动,并对傣族刺绣、剪纸、漆器和陶器等传统手工艺表示赞叹。此外,通过现代音乐元素的融合,如电子、摇滚和说唱,临沧的非遗文化展示出了新的活力和创新表达。此次活动不仅让参与者深受感动,也展示了临沧非遗的魅力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临沧市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包括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及众多代表性传承人,形成了完整的非遗保护和传承体系。
原标题:民族文化创新表达!中央驻滇和省级媒体感受临沧非遗魅力!
“这个傣族刺绣太好看了!”
“大姐这个剪纸的手真是巧,剪什么都像。”
“太神奇了,花瓣居然可以做在纸上!”
……
7月3日晚,应邀参加中央驻滇和省级媒体临沧座谈会的媒体记者们在双江景亢村享受了一场体验感满满的非遗文化盛宴。转佤族鸡枞陀螺、跳布朗族蜂桶鼓舞、体验拉祜族世代相传的服饰制作,看一根根普通竹篾在竹编匠人指间变成精致的工艺品,把鲜花在纸浆上用心摆放成一张心仪的白棉纸……置身非遗展示现场,大家纷纷动手加入其中。在布朗族蜂桶鼓舞、耿马傣族剪纸、傣族漆器制作技艺、傣族手工造纸、陶器制作技艺、拉祜族服饰制作等多个国家级、省级非遗技艺集中展示和体验中,大家惊叹不已,更为手工白棉纸台灯、傣族刺绣枕套、土陶灯罩等非遗文创和现代元素点赞连连。
“刚刚听茶艾南老师唱歌,虽然佤族歌听不懂,但音乐里听到的那种生命力的感觉,让我非常感动。”在“非遗之夜”临沧特色文化展演活动中,参加座谈调研的人民网云南频道记者蔡树菁老师深受感染。《赶摆归来》《临沧刚刚好》《巴绕》《薅秧歌》……耿马歌舞团岩更、佤族唱作人茶艾南等多位备受大家熟悉的歌手在临沧“非遗之夜”文化展演活动中,用一曲曲优秀的民族音乐歌舞对传统文化进行着创新的表达,电子和摇滚、说唱等现代音乐元素为传统的民族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示着临沧独特的文化魅力。
参加活动的媒体记者们表示
要积极帮助推介临沧
通过临沧非遗以及民族歌舞的文化魅力
让越来越多的人
看到既有民族韵味又充满现代气息的临沧
看到既有传承又充满创新的临沧
感受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临沧
非遗,是展示临沧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
目前,全市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有国家级非遗项目9项、代表性传承人5人,省级非遗项目45项、代表性传承人43人,市级非遗项目133项、代表性传承人127人,县级非遗项目810项、代表性传承人595人。有省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5个、市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12个,有非遗传承场所24个,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体系。
记者:彭萍 吴明美 谢天寿 李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