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沧市凤庆县通过实施“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和“八项提升行动”,全面推进村(社区)工会组织的规范化管理,有效提升了基层工会的建设质效。该县遵循“一县一品牌、一县一特色”的原则,重点强化了组织覆盖、队伍建设和服务融合三个方面,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工会力量。目前,全县189个村(社区)已全面完成建会入会工作,共吸纳会员8423人。

凤山镇东城社区工会委员会成立后,积极组织工会会员进行普法宣传,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将法律知识直接送到居民家中。此外,工会还深度参与社区治理,实现工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的有效结合,工会会员在信息收集、矛盾调解、政策宣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凤庆县还注重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选拔责任心强、敢于担当的干部,并通过培训提高了工会干部的业务能力。村级工会干部接受了全覆盖的培训,有效提升了他们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同时,通过法律顾问和多部门协作的矛盾调处机制,提升了基层治理效果。

京竹林村工会委员会成立后,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工会围绕产业发展和村庄建设,组织了多项技能培训和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旨在提升会员素质并激发他们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凤庆县总工会致力于发挥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各种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促进农民工转变为产业工人,并在产业链上发挥作用,增加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总之,凤庆县通过强化工会组织建设和服务功能,有效地推动了乡村振兴和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临沧市凤庆县全面推进“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八项提升行动”工作任务,按照“一县一品牌、一县一特色”原则,紧紧围绕“组织覆盖、队伍建设、服务融合”三方面重点做文章,全面推进村(社区)工会组织规范化管理,提升基层工会组织建设质效,为乡村振兴注入“工”力量。截至目前,全县189个村(社区)全覆盖完成建会入会工作,纳入会员8423人。

  “这个普法进万家册子应该说是全面包含了我们居民在生活当中要懂法、守法,并学会用法律来解决问题的内容,你们还是要详细看一看。”近段时间,凤山镇东城社区工会委员会组织工会会员入户开展普法宣传工作,会员们通过翔实的案例生动的讲解,“送法”上门,把民生法律知识“送进”居民心坎里。

  凤山镇东城社区工会委员会成立于2022年1月,吸纳社区党总支领导班子、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小组长、社区劳务工人等加入工会会员,目前有会员50人。党工组织同心合力、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全面参与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实现社区工会组织和社会治理的“两网”融合,工会会员在居民信息收集、重点人群排查、邻里纠纷调解、政策法规宣传、困难人员关怀等方面切实发挥了极大的“工”力量。

  “工会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把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做在前、做上门、做到家、做到位,让法律走进社区,纠纷不出社区。”据东城社区党总支书记、工会主席毕向春介绍。工会会员作为跟群众零距离接触的“身边人”,懂得群众心声、知晓群众需求、了解群众的疑难,基层治理中,“小工会”发挥了大作用。

  全县以加强(社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为突破口,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选优配强干部队伍。并把村(社区)工会干部的培训列入全县基层干部培训,目前,全县已全覆盖完成村级工会干部945人的工会业务知识培训,有效提高了工会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同时充分运用村级法律顾问和“司法+法院+人社+工会”的矛盾调处机制,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成效,全县共受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1件。

  凤山镇京竹林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山村,村民收入主要依靠茶叶、核桃等种植业,以及务工收入。京竹林村村级工会委员会于2021年10月成立至今已有会员93名,工会会员成为乡村振兴中坚力量。

  “京竹林村工会工作始终把促发展、兴产业、促就业、稳岗位、促增收作为发力点,围绕产业发展、和美村庄建设,组织工会开展种植管理、电焊工、电子商务、育婴师等技能培训,以及法律法规宣传、心理健康咨询,提升会员的素质,调动会员振兴发展的积极性和示范带动。”京竹林村党总支书记、工会主席杨定忠说。随着工会力量不断壮大,京竹林村工会在组织会员融入基层治理的同时,通过各项技能培训,发挥会员示范带动作用,在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上和专项技能提升增加务工收入上狠下功夫。

  凤庆县总工会副主席罗国珠说:“我们积极发挥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桥梁纽带作用,把农民工变为产业工人,将产业工人聚集在产业链上、作用发挥在产业链上、致富带富共富在产业链上,让群众从工会工作中增加获得感幸福感。”

  凤庆县总工会开展农村劳动力“全脱产进校园”培训、“人人持证技能致富”专项培训共31期、培训4805人次。村级工会结合村情和产业发展,邀请技术员、专家通过理论讲学与实地操作的方式开展各类种养殖培训200余场次。采取“点对点、一站式”服务,最大程度把外出务工人员纳入村级工会,对外出务工家庭“一老一小”常态化开展“暖心行动”,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留得下、稳得住,为全县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6890人贡献出工会力量。

  云南网通讯员 杨永平 段群英 张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