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土地赐予的“颜色”丰富多样,一日三餐,饱腹暖胃,食物为人类活动提供能量。今天是全国土地日,我们聚焦于食物的来源——土地。中国是全球首个设立保护土地纪念日的国家。今年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强调了土地资源的珍贵和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云南省以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出多种优质农产品。例如西双版纳的小糯玉米、梯田红米、昭通苹果、新平橙、普洱茶和文山三七等,这些产品不仅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也逐渐被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所认识和喜爱。其中,小糯玉米因其软糯香甜的口感成为西双版纳的特色作物;红米作为高品质粮食,在哈尼梯田中生长,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病性;昭通苹果以其独特的甜度和脆感著称;新平橙凭借高糖分成为受欢迎的水果;普洱茶的制作工艺蕴含深厚的文化历史;而文山三七则以其药用价值闻名。
临沧坚果(澳洲坚果)也展示了云南农业发展的成就,从引种到形成大规模种植,临沧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澳洲坚果产地之一。云南的农产品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形成了品牌效应,提升了地区的知名度。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对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持续的保护努力。通过庆祝全国土地日,我们提醒自己珍惜每寸土地,保护耕地,确保能够继续生产出滋养人们的优质农产品。
原标题:开屏策划|在云南,土地赐予的“颜色”……
一日三餐,饱腹暖胃
作为生存刚需
食物为一切人类活动提供能量
但你可知,食物最初的样子?
今天是全国土地日
让我们从食物的来处——土地,开始说起!
名词:全国土地日
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颁布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土地关系的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从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的日期确定为全国土地日。
“土地日”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全国纪念宣传日。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
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支撑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少。虽然我国现有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仅及世界人均1/3;耕地面积为世界第二位,而人均排在世界第六十七位。在这有限的耕地中,缺乏水源保证、干旱退化、水土流失、污染严重的耕地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因此,全社会必须要树立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意识,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
据云南省第三次
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全省耕地、园地、林地,草地
主要数据如下
↓↓↓
图源:云南发布
云南人深知土地资源的宝贵
千百年来
我们在这里精心耕耘
让作物吸收土地的营养
喂饱一代代云南人
也为世界提供优质的七彩“云品”
↓↓↓
- 西双版纳小糯玉米 -
小糯玉米是西双版纳当地种植的老品种玉米,也是极具西双版纳地域特色、体现热带风情的“土特产”之一。小糯玉米因只有一个成年人指头大小的迷你个头,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拇指玉米”。
小糯玉米个头虽小,籽粒却颗颗饱满,西双版纳独特的气候让小糯玉米与其他玉米相比更加软糯香甜。蒸煮后的小糯玉米粒水润透亮、口感软糯Q弹,清甜的滋味萦绕在唇齿之间。
图源:云南发布
近年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立足气候优势,选准小糯玉米这个“黄金作物”,探索出一条规模化、工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小糯玉米特色产业发展之路。2022年,全州小糯玉米种植面积达9.6万亩,产量7.68万吨,年产小糯玉米近4亿穗,是云南省最大的糯玉米生产基地、全球糯玉米发源中心,已成为服务全国及南亚、东南亚的糯玉米选育创新中心、生产加工基地。
图源: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
- 梯田红米 -
红米因其表皮呈深红色而得名,是人类史上最早驯化的古稻,哈尼族先民早在13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人工种植红米,并将其作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红米饭微红松散,口感略糙,咀嚼有劲,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原种群、原产地、原生态的高品质粮食之一。
盛产红米的哈尼梯田位于哀牢山南部山脉,平均海拔在1400米以上,长年云雾缭绕。红米的生长期长达200天左右,比东北大米还长两个月,且一年只产一季。红米基因多样性指数,是现代改良品种水稻的3倍,它能适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长期保持稳定产量,抗病性极强。此外,红米不耐肥,施用化肥易患稻瘟病,这意味着红米天然具备绿色食品的属性。
- 昭通苹果 -
昭通苹果,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昭通被誉为“中国高原苹果之城”,得益于低纬度、高海拔、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昭通苹果具有早、甜、香、脆、富含硒的特点。2019年至2022年,昭通苹果连续4年入选“云南十大名果”。2022年,昭通苹果成为云南省唯一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计划的农产品。2023年《品牌观察》发布《国家地理标志苹果品牌价值排行榜》,昭通苹果排名前三。
近年来,昭通将苹果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大力推广标准化、绿色化、高端化优质生产技术,持续打造昭通苹果品牌。2023年,昭通市苹果种植面积达85万亩、产量110万吨,实现综合产值130亿元,带动昭阳区、鲁甸县苹果产区果农13.5万户52.7万人增收。截至今年3月,昭通苹果生产管理技术地方标准达到19项,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单体连片10万亩标准化矮砧密植苹果基地。
- 新平橙 -
冰糖橙是我国水果产业中重要的果品,比其他橙子的糖分要高,最早人们又唤其为“糖包”。玉溪市新平县产橙已有300多年历史,者竜乡等地至今仍在挂果的百年老树不在少数。独特的干热河谷地带气候,为新平橙的优质和早熟提供了地理优势,精益求精的农人匠心,保障了新平橙的品质。
近年来,玉溪新平作为“褚橙之乡”逐渐被人熟知。至今,新平县已经成为全省柑桔种植面积第一大县,2023年柑桔种植面积达17.77万亩,是云南最大的冰糖橙产区,品牌众多,柑橘产业已然成长为新平的一块金字招牌。为加快推进产业提质增效,新平县正紧抓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品牌”的利好条件,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政策,着力培育“新平橙”区域公用品牌。
- 普洱茶 -
普洱茶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普洱茶的制作技艺,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次申遗所涉及的44个项目中,普洱市宁洱县的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位列其中。
普洱市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茶树资源丰富,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的驿站,是著名的普洱茶的重要产地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产茶区之一。普洱茶产业是普洱的第一支柱产业。2023年,普洱市茶园面积达209万亩,其中有机茶园面积达60.4万亩,有机茶认证企业、证书和面积三项指标数量均居全国地级市第一;总产量达15.2万吨,综合产值达450亿元,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 文山三七 -
“北人参,南三七”,三七又被誉为“南国神草”。据有关文献记载,三七的使用历史有近600年,人工栽培历史近500年,是一种品质稳定的常用植物药,可入药、入食、入茶。三七活血化瘀、消肿定痛的功效为世人所公认,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三七能治一切血症。
三七生长需要特殊环境条件,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海拔1500米至1800米,北纬23.5°,云南文山为原产地和主产地。长期以来,文山持之以恒推进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集三七标准化基地、产地加工、市场流通、科技研发、行业管理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截至今年6月,以三七为主的中药材全产业链累计解决社会用工18.6万余人,群众实现务工收入52.48亿元,人均增收2.8万元。从设立三七研究院,到引进华润三九等药企巨头;从建立三七拍卖中心,到实施“产学研”一体化项目培育新品种……在现代科技的“浇灌”下,这株古老的“南国神草”焕发出勃勃生机,让更多群众实现就业顾家两不误。
- 临沧坚果 -
临沧坚果又称“澳洲坚果”,其品质优越、皮薄光亮,果仁洁白、大而饱满,口感酥脆,烤制后香酥可口,有醇厚的奶油清香。30年前,一粒澳洲坚果种子漂洋过海,从澳大利亚来到云南临沧。经过多年的品种选育、驯化、扩繁和推广,全市种植面积超260万亩,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澳洲坚果产地。2018年,国家正式批准对“临沧坚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澳洲坚果被冠以临沧之名,成为临沧的标志农产品。
经过多年的努力,临沧市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山地澳洲坚果育种、种植、管护的技术体系,建成了全国首个“国家坚果类检测重点实验室”。2022年,临沧坚果干壳果产量7.8万吨,综合产值54.36亿元,果农人均增收2945元。目前,临沧已经建立了云南坚果交易中心,建立“互联网+大数据”澳洲坚果电商平台,实现澳洲坚果产业的全球化、多元化发展,临沧坚果产业更具竞争力,正在逐步替代澳洲坚果进口需求。
如今
越来越多的“云品”走出云南飞向世界
走进千家万户
让人们感知“美好生活在云南”
好山好水出好物
更多精彩“云品”“好物”
等你来品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罗秋旭 整理报道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资料图或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