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关于临沧市双江自治县岔箐茶的文章。文章描述了作者和同行茶友在临沧市双江自治县的一次探茶之旅,他们驱车前往岔箐,途中经历了风雨交加的山路,但最终到达了目的地。文章详细介绍了岔箐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岔箐茶的特点和口感。此外,文章还提到了诗人雷平阳对岔箐茶的评价,认为它具备双江茶绝大多数的优点。最后,文章以一首诗作为结尾,表达了对岔箐茶的喜爱之情。总之,这是一篇生动描绘了临沧市双江自治县岔箐茶的文章,值得一读。 制作:临沧市双江自治县投资促进局 熊姗姗 罗茜

  约定了一切,却偏偏疏漏了约定天气,在一个突如其来的雨天,我们临时起意组了一个探茶小分队于临双高速出口汇合,启程向岔箐驶去。

从双江县城往邦丙乡出发,路面平坦(2024年4月17日摄)

  每一次探茶都是一次未知之旅,尤其是去一个从未踏足的茶区,让我和同行茶友充满了兴奋与期待。一如云南临沧市境内的绝大多数茶山,这一趟路途所经,东边日出西边雨,呼啸而来的山雨伴着浓雾,山行高远而曲折,深远而迷濛。让人不禁想到,人生之路,不也是如此的一种常态与动态,在曲折中前行,却始终保有初心。

风雨兼程赶往邦丙,山路十八弯,好茶在深山(2024年4月17日摄)

云雾缥缈的邦丙大山里蕴藏着无尽的宝藏(2024年4月17日摄)

  无法去计数驶过了多少个弯道,但凡容易晕车的,恐怕身体早已承受不住这进山的第一重考验。探茶,从来都是需要个人体能、兴趣与意志来加持的。每到这时候,心中不免又会默念起北宋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所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一条条银练般的盘山公路,蜿蜒着连接山外世界的梦想(2024年4月17日摄)

  岔箐,在双江众多百花争鸣的茶山之中并不起眼,很多人甚至从未听说过这个地方。诗人、作家雷平阳在其为双江茶撰写的文学专著《茶宫殿:双江普洱茶记》中,便把邦丙乡及其属地岔箐村作为第二章《在邦丙乡的阳光下》重点书写,仅次于第一章勐库大雪山之后,又领衔于双江各乡镇之首,足见其对此地的重视与钟爱。通过《茶宫殿》的实地探访与深入解读,才让许多读者头一次认识了这里的历史渊薮与现实风貌。

诗人、作家雷平阳深度考察双江茶,于2023年出版专著《茶宫殿:双江普洱茶记》(2024年4月17日摄)

  邦丙乡的布朗族人口占了全县布朗族人口的50.7%。基于此,身为云南种茶祖先古濮人的后裔,邦丙的布朗文化深厚浓郁,是双江布朗族聚居地和文化发祥地之一,民族茶文化自然也就显得悠远而神秘。2005年,邦丙的南直村被命名为省级布朗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2008年,南直布朗族蜂桶鼓舞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布朗族纺织技艺(牛肚被)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有1名蜂桶鼓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1名省级传承人。

邦丙乡布朗族历史文化厚重,是双江布朗族聚居地和文化发祥地之一(2024年4月17日摄)

  岔箐位于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南部的邦丙乡,是该乡下辖的9个行政村之一,距县城70多公里。岔箐地处邦丙乡东部,距乡政府所在地20公里,东邻大文乡户那村,南邻南直村,西面与南榔村相邻,北与勐勐镇南宋村相连。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8.62%,高原生态得天独厚,主导产业一直以来都是茶产业,兼有咖啡、核桃、坚果、畜牧业等。岔箐村委会驻地海拔1800米,年平均降雨量2200毫米,年平均气温15.5℃,雨量充沛、温度湿度适中,果然是大叶种茶树最喜爱的生存家园。

岔箐村古茶园,古树与新芽,过去与当下,古朴与生机并存,是生生不息的连接(2024年4月17日摄)

幽深静谧的自然环境,赋予了岔箐茶一份独特的幽兰香(2024年4月17日摄)

走进岔箐仙芽茶厂,感受今年最后一拨春茶采制加工的芳香之旅(2024年4月17日摄)

  岔箐邻近仙人山,山如其名,常常是云雾缥缈、仙气飘飘,山形宛如一个大驼峰,奇绝而陡峭。仙人山脚下,遍布好茶。源于《茶宫殿》一书的精彩记述,我们才得知,岔箐茶背后也有着一段被时间淡忘的传奇故事。如此美妙的文化背书,赋予了这片茶更耐人寻味的气韵。据《茶宫殿》记载:很久以前,一群因起义失败遁入仙人山避难的族人,在一只岩羊的引领下,来到了岔箐,并把寨子命名为“岩羊寨”(至今这里还有一个村民小组叫做岩羊寨)。之后,那只神奇的岩羊化成一道白光消失在仙人山主峰,逃难的族人得以安居,一切往事便随岁月流转烟消云散。

岔箐邻近仙人山,此山形似驼峰,高大险峻,近年来吸引着不少户外运动爱好者

云雨之中远眺仙人山,那一色天青仿佛穿越了时光(2024年4月17日摄)

  遗留至今的岔箐古茶园有360多亩,足可见种茶历史的悠久。民国时期,这里五天赶一次的岩羊街可谓是周遭三山八寨的网红市集,博尚、沧源、耿马,以及与景谷、澜沧交界的村民都会定期来赶集。那时候,出摊的岔箐人就很是懂得文化赋能商品的道理,岩羊米、岩羊鸡、岩羊茶、岩羊腊肉、岩羊蜂蜜等外包装的商品,一度让“岩羊”成为了岔箐出品的公共地理商标。据说,生意精通的博尚人最喜欢岔箐茶独特的“岩羊香”,就连包茶的土绵纸都会有一股那种奇妙的幽兰香,光是闻一闻浸透纸背的香气,就令爱茶人心生欢喜。

如今的岔箐村集市,已不复当年的热闹,却俨然可见当地人物质生活的改善(2024年4月17日摄)

独具魅力的“岩羊香”,就藏在每一片岔箐出品的茶里(2024年4月17日摄)

  综合了茶友们品饮后的感受,普遍认为岔箐茶的特点是芽头丰润、叶片薄嫩、条索紧实,干茶色泽乌润绒亮。虽然茶汤的颜色浅淡不显金黄,但是汤厚水甜、饱满度好、入口倍感细腻柔滑、茶气强劲、甘洌清甜。可以说,岔箐茶也具备了双江茶绝大多数的优点。至于什么是坊间传说的“岩羊香”,什么是唇齿之间留幽兰香,什么是回甘生津气韵十足,当然只有一品方知。

用岔箐的山泉冲泡一盏岔箐茶,汤稠水甘、清心回味(2024年4月17日摄)

甜润、醇厚与绵长,都饱满在了一盏名为仙人醉的岔箐茶之中(2024年4月17日摄)

  那一天,狂风骤雨打消了我们原计划绕道仙人山脚下的行程,但是途经一个可以远眺的峡谷边,还是让我和摄影师朋友忍不住下车,留下了一张难忘的与青色仙人山的合影。

  时间和空间的变幻永不停息,物是人非但茶香依旧。

每一片岔箐茶叶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就如同每一缕茶香都有着自己的源头(2024年4月17日摄)

  诗者雷平阳的观点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他写道:双江好茶太多,它之所以被遮蔽,因为它像那一只岩羊一样在等候追赶它的猎人。岔箐拥有着独具特色的自然禀赋,却在当下的普洱茶界默默无闻。我们不禁要问,岔箐在等谁?岔箐在等谁?

  也许,她在等待更多的爱茶人一览这里高远的山水风情;也许,她一样在等待山里最宝贵的资源能得到更多关注的目光;又或许,她在等待有一天这片独特的岩羊香能再续传奇,为当地百姓带来更好的生活......也许,她原本并没有太多期许,一如临沧众多的百味群山,一如濮人布朗一贯的深沉厚道,沉默了千年,根植于自身,旦复旦兮,与茶相依。

沉默了千年,根植于自身,祈愿岔箐能迎来更美的一色天青,一份将来(2024年4月17日摄)

  雨过天晴,归来梳理思绪,最难忘途中所遇的那一抹仙人山绝色天青。800多年前,北宋徽宗皇帝做了一个梦,梦到了雨过天晴的场景。他对梦中雨后天边的那种淡雅颜色非常钟意,就给各地的官窑工匠传下旨意:“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当时,徽宗的这道圣旨不知难倒了多少能工巧匠,最后,只有河南汝州的工匠百般钻研、技高一筹,终于烧制出了这一专属于汝瓷制品的千古华夏绝色——天青色。原来,梦境即现实,美梦也不一定遥不可及。岔箐在等待的,莫不就是专属于她自己的一色天青,一份将来。

  不知是否缘起仙人山,有当地人说,岔箐茶在旧时也被称作“仙芽茶”,刚好此行参观了青山绿水间的仙芽茶厂,为答谢,文末,随兴赋诗一首,致谢甲辰年春末又领略了一款双江好茶,是为留念。

仙芽叹

仙人山下仙茶生,

仙人啜饮气韵闲。

邦丙岔箐仙人醉,

岩羊回望不老仙。

  云南网通讯员 熊姗姗 侯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