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关于护理工作者无私奉献和专业精神的文章。文章通过讲述南丁格尔的誓言,以及多位护理工作者的实际工作和成就,展现了他们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他们是平凡的护士,但他们的工作却充满了温暖和希望。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帮助他们早日康复。他们是最美的天使,他们的付出让世界更加美好。
“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护理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
——南丁格尔
为生命
你集涓滴之力,用挚爱护苍生
你与星月为伴,用柔光点亮希望与坚强
你以生命赴使命,只问勇敢、不问西东
口罩虽遮住了你的面容
但我知道那就是天使的模样
2024年5月12日
第113国际护士节悄然而至
在这个属于你的节日
你仍坚守岗位
践行着南丁格尔的誓言
让我对你说一句
“感谢有你,人间最美的天使。”
二十年如一日抚平伤口、呵护造口
王庆喜自1987年7月卫校毕业至今一直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已有37个年头,专职从事造口、伤口专科护理工作已有19年,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和业界同行的一致认可,专科门诊的患者逐年增加,目前每年就诊慢性伤口、造口患者已超过10000余人次。
张玲(化名)是病人家属,她的女儿早年因为车祸截瘫,去年,由于护理不当,女儿的臀部出现了4期压疮,辗转几家大医院都难以治好,最后经朋友介绍,她们找到了王庆喜。经过近半年时间的治疗,张玲女儿的压疮已经快痊愈了。
“每次送女儿来治疗时,总是看见造口伤口门诊前排着许多病人,无论患者或家属的情绪如何急躁,王庆喜始终保持耐心,不厌其烦地和患者交代注意事项。”张玲常感动地对周围人说,“为了让患者伤口能更快愈合,王庆喜不断改进治疗方案,不仅仅解决患者的伤口问题,还常常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帮助其身心早日康复。”
王庆喜优异的工作表现得到了院内外同行及患者的认可,“云南省优秀护士”、“三育人”优秀教师、“最美护士”、“十佳护士”……面对这些荣誉,王庆喜常说:“我取得的这些微不足道成绩和荣誉,是广大医护同仁和患者对我的认可和鞭策,我会在未来的工作中不负大家的期望,倾其全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及服务能力,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这就是王庆喜,一名临床普普通通的护士,一名练就了精湛技能的专科护士,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却每天都在谱写感动人心的温情故事。
关怀和照顾他人,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0年援湖北抗疫中段向平火线入党,2021年带领护理队伍参加了云南瑞丽抗疫工作……“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这句话是对段向平最真实的写照。
“护理专业是一门重要且充满挑战的职业,需要护士们具备坚定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感,以确保为病人提供安全和有效的护理。”段向平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段向平热爱护理工作,爱岗敬业,熟练掌握重症患者各项护理技术。凭借在孕产妇急危重病人抢救方面的丰富临床实践经验,她积极参与并指导科室护理人员对急危重患者的抢救,及时解决护理疑难问题。2020年担任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以来,重视护理质量管理,科室无严重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
同时,段向平还注重人才的培养,几年中选派多名护理骨干到省级医院进修学习,科室还培养了多名“云南省重症专科护士”及“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学成以后配合医疗完成了医院首例血浆置换及血液净化治疗,挽救了多名孕产妇的生命。
成绩是责任结出的果,段向平先后在省级期刊上发表过多篇护理论文及发明实用型专利1项;2023年参编了《临床医学护理技术与实践》的重症护理内容。申报院级护理新技术项目: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技术(两院区共开展60例)。而她却谦虚地表示:“护士们以关怀和照顾他人为己任,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我将继续学习,以适应医疗领域的变化和挑战。”
肩上有责、心中有爱的“男丁格尔 ”
“热爱本职工作,工作责任心强”“干一行、学一行、专一行”“用心、用情照护好每一位病人,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帮助他们了解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扎根急危重症护理逾10年的吕兴伟,赢得了病人、家属和同行广泛好评和认可。
工作以来,吕兴伟积极向前辈学习,虚心向同事请教,热衷向学生传授,他始终奋战在一线,身体力行地践行职业精神和伟大抗疫精神。
疫情防控中,身为急诊抢救室的男性护理人员,吕兴伟主动请缨,参加“援沪”抗疫一线工作。紧急交接手头工作匆匆和家人告别后,便踏上逆行出征之路。凭着一股肩上有责、心中有爱的工作劲头,在疫情防控一线彰显新时代青年护士的担当。因表现突出,2022年5月荣获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荣誉证书”。
在医院内,作为急诊抢救室工作逾10年的护士,吕兴伟长期坚守一线,积极参与各类抢救和救治工作。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在疫情防控工作新阶段,他坚持“轻伤不下火线”,即便自己已经出现感染及呼吸道症状,也故作轻松地说:“没事儿,我身体很棒,症状也不重,可以坚持,让其他同志先休息。”
13年的急诊抢救室的临床护理工作经历,3年的疫情防控工作经验,让吕兴伟对护理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他很骄傲自己能长久保持着这份热爱和激情。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吕兴伟仍将一如既往扎根临床护理岗位,苦练技能本领,护佑人民健康!
最喜欢听到患者跟我说 “ 谢谢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一科重症监护室护士胡家丽至今还记得,自己刚参加工作时护理的一名9岁小女孩。
小女孩来自云南大理,刚出生就诊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入住了昆医大附一院心脏内一科,准备接受免费手术治疗。由于是第一次出远门,面对陌生的环境小女孩每天都沉默寡言,害怕并拒绝与医务人员交流。
当时,胡家丽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小女孩走出阴霾,比如每天巡房都给她准备一个小礼物,并利用工作的闲暇给她讲故事,教她折纸鹤。就这样,小女孩逐渐变得爱说话了,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手术成功出院时,小女孩拉住胡家丽的手,羞涩地悄悄对胡家丽说:“姐姐,这是送你的礼物。我长大了也想成为和你一样的白衣天使。”
当胡家丽打开礼物时,她发现了五颜六色的千纸鹤,每一只上面都写着胡家丽的名字——这份喜悦和欣慰让胡家丽的泪水夺眶而出。
胡家丽表示,这位小女孩让她找到了自己的初心。这也是26年来自己能够一直不忘初心,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的最大动力。
在2023年昆医大附一院开展的“基础护理质量提升”暨护理主题活动中,胡家丽的职业精神、优秀护理技能、出色带教能力,受到社会、患者、学生高度赞扬,在3000多名护士中成为医院“优秀典型”护士。昆医大附一院党委号召全院向胡家丽学习,学习她在工作中始终如一坚持生命至上、高尚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患者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
对此,胡家丽表示,她最喜欢听到患者跟我说“谢谢”这两个字。能坚持到现在,离不开家人、同事的支持以及当时的初心。一路走来,这些爱与支持,让她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冷静,历经挫折时愈加勇毅。
站好最后一班岗
1985年7月,杨红云从临沧卫校毕业分配到云南省红十字会医院工作(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前身),先后在大外科、肝胆外科、眼科从事临床护理及管理工作,从未离开过临床第一线。
39年来,杨红云从参加工作时的青春少女、业务骨干,到步入中青年时的责任组长、带教老师、副护士长、护士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39年临床工作的磨炼,让她深深懂得:护理工作是在苦和累中描绘高尚。回顾工作的点点滴滴,杨红云也曾经有过委曲、厌倦和疑惑,但是在护理前辈老师们的教导和鼓励,让她明白了“平凡就是幸福,奉献才更美丽”的道理。她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苦练操作基本功,把满腔热情投入到护理工作中,从为患者做好每一件事中获得快乐,也从每一次患者的微笑谢谢中,感受到护理职业的光荣,更坚定了职业信心。
1988年11月,她被选派参加赴澜沧抗震救灾医疗队,2个多月的少数民族贫困灾区救援经历,磨炼了我的意志,提升了应急抢救及团结协作能力。
2005年1月,杨红云被安排到眼科担任护士长。刚到眼科时,她感到肩上的担子很沉重,心中产生过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眼科是医院的重点科室,人员多、部门多,担心自己不能胜任这个岗位。不过,在院领导、护理部各位老师的关心指导下,在科主任的鼓励鞭策下,在同事的支持配合下,近二十年来的眼科护理工作平稳开展,护理管理逐步走向规范。“我深感欣慰,庆幸自己赶上好时代,遇到好领导、好同事、好平台。”
一直以来,她始终牢记“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集体”。如今眼科的年轻护士们,杨红云看着她们成长,感受着她们的喜怒哀乐,希望她们树立良好的职业情操,坚定“白衣天使”的初心,践行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还有三个月,杨红云的临床护理工作就要结束了。退休前,杨红云表示,自己一定会站好最后一班岗,当好传帮带,让39年临床护理工作划上圆满的句号,为继承发扬“南丁格尔”精神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越来越热爱护理的原因是……
重症监护室被称为生命最后的防线。省一院内科重症病房收治的大多是重症胰腺炎、消化道出血、脓毒血症、重症肺部感染等内科疾病的重症患者。病房里,患者的病情危急,随时可能出现突发状况;病房外,等待的家属心情焦躁、忐忑不安。
主管护师饶静东是科室里较少的男护士之一,作为力量担当,他总是在需要干力气活的时候冲在最前面。“在MICU,帮病人过床、翻身等力气活很多,其实我们科室的女护士也很厉害,但男性始终比女性更有力量优势,我也想尽可能多做一些。”
MICU的患者病情容易反复,上一秒还好好的,下一秒生命体征就可能发生变化,因此,护士要24小时守在患者身边。“尤其是病情很重的患者,我们就是上个厕所,也一定要托付给同事看着。”工作中的饶静东就是这样,随时细致关注着他管理的每一位患者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置。看到氧气面罩的绳子比较细,容易将患者的耳后勒伤,饶静东就和同事用纱布裹住绳子,让患者更加舒适。饶静东的妻子程淑说,饶静东常常在下了夜班还给同事打电话,说哪床的病人还有没有吸痰,问有没有翻身,交代该怎么吃药。
患者病情比较稳定时,饶静东会抽出空来,扶着恢复期的患者下床活动。患者心情烦躁,饶静东就经常和他们聊天,安抚他们的情绪,或者帮他们给家属打个视频电话,为患者缓解紧张焦虑的心情。有一次,饶静东护理了一个羊水栓塞的产妇,产妇的身体状况很不好,还担心着同样在住院治疗的孩子的情况。饶静东一边耐心地给产妇解释她的病情,帮她树立信心,一边向儿科的同事询问孩子的病情。在饶静东将孩子病情稳定的消息告诉产妇后,才让产妇安心配合治疗,最终康复出院。
饶静东不仅关注着病房里的患者,还尽己所能让他们的家属放宽心。“我经历过在手术室外等待家人的时刻,知道作为病人家属的焦虑。”因为感同身受,饶静东会尽可能地和家属进行解释,将患者病情分析给家属听,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只能干着急。
当谈起自己的工作时,饶静东表示:“从业快11年了,‘被患者需要’这种被认可的感觉让我感到很温暖。尤其是看着患者好转出院或者是转到普通病房,内心也会被这种温暖包围着,这就是我越来越热爱护理这个专业的原因。”
护士也是“坐诊专家”
去医院看病,一般都是找医生问诊,但是在云南省中医医院中医特色护理门诊,护士成了“坐诊专家”。她们通过望、闻、问、切,选择相应的中医护理技术和调护方法为患者服务。
“有什么不舒服?出现入睡困难、多梦等症状有多久?”诊室内,云南省中医医院中医特色护理门诊主任护士杨茜对患者的身体状况作出评估,制定耳穴贴压联合刮痧诊疗方案。
“针对失眠症,耳穴选穴主要包括神门、枕、肾、心、神经系统皮质下等区域。”杨茜说,“我们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辨证,然后把有胶布的药籽贴在患者耳朵相应穴位上,教会患者如何按压,使其能通经活络、调理脏腑阴阳,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缓解焦虑的效果。”
为了中医特色护理门诊高质量开诊,2020年7月开始,杨茜先后前往安徽省中医院中医特色护理门诊进修学习3个月、参加中华护理学会首届中医护理治疗专科护士项目线上学习2个月、广东省中医医院完成临床实践1个月后,带领医院护理部专技小组32名护理骨干,利用周末和业余时间学习提升专业技能。2021年7月29日,医院中医特色护理门诊正式开诊,杨茜全面负责门诊管理并努力开拓门诊工作。
“开展针法、砭法、罐法、灸法、按摩法五大类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运用耳穴贴压、铜砭刮痧等20余种疗法,针对五官、骨伤科等多种疾病进行治疗以及护理康复保健指导。”杨茜说,开诊以来,平均每月接诊治疗患者430余人次,年治疗2.4万余项次。
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就诊需求,杨茜带领团队坚持周末开诊,尝试开展夜间、午间门诊。她常说:“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大力发展和支持,让中医护理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将尽己所能,坚定不移地做好工作,发挥中医护理简便廉验的特色优势,让更多的患者获益。”
患者的微笑与感谢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2015年入职之初,李勰带着对护理事业的懵懂之心,踏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进修,近两年的学习让她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心血管专科护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李勰主动请战,跟随云南省援助湖北医疗队,前往咸宁市中心医院感染科ICU进行支援。李勰立足岗位,精心护理,让患者感受到了来自云南阜外护理人的暖心服务,感受阜外护士的温度。也是这个契机让李勰得到党组织的信任,得以在湖北疫情防控第一线庄严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更加坚定了她内心深处对医疗事业的一种执着与崇高的信念,力求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创造价值。最终李勰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任务返航。
同时,为了跟紧医院的发展步伐,李勰不断汲取知识,精进自我,工作之余攻读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取得重症专科护士认证、多次跟随心血管外科团队前往昭通滇东北区域医疗中心外派工作……追光的人,一定会身披万丈光芒。重症监护室的工作历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强化,让李勰先后在成人外科恢复室总带教、危重症专科小组组长、外科第四团支部书记、成人外科恢复室助理护士长等岗位上发光发热。
回首过往,李勰笑道:“近9年的护理工作,每一次患者的微笑,每一声真诚的感谢,都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我为能把阜外医院‘精护理,重素养,讲团队’的护理核心理念传递出去而感到自豪,更以是一名阜外人而感到骄傲。”
世界明媚依旧
时光美好如常
只因天使在人间
感谢有你
凡尘中最美的天使
策划:李洁 孙寅翔 范春艳
编辑:崔庆波
设计:陈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