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双江的烤崩香飘致富路,这是一个关于傣族特色小吃烤崩的故事。在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勐镇千冒自然村,勤劳智慧的傣族群众已经开始制作节日特色小吃烤崩。烤崩是米花的意思,是傣族的一种传统特色小吃;加工后的糯米从软糯清香变为酥脆香甜,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村民李容家制作烤崩已经有10多年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所以他们一年四季都在制作销售。除了批发到市场,他们还通过朋友圈、抖音这些新媒体平台进行销售。品种有烤崩、糖果、大象耳朵、米线等傣族特色小吃,一年的利润大概有30万元。在双江县,像李容家一样的村民还很多,她们依靠勤劳的双手,把各种传统特色小吃做成了大产业。
原标题:临沧双江:烤崩香飘致富路
泼水节临近,烤崩飘香。来到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勐镇千冒自然村,阵阵糯米香味扑鼻而来,勤劳智慧的傣族群众已经开始制作节日特色小吃烤崩。
烤崩是米花的意思,是傣族的一种传统特色小吃;加工后的糯米从软糯清香变为酥脆香甜,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烤崩的制作是将上好的糯米用冷水浸泡,淘洗干净后用蒸笼蒸熟,做成饼状,晾晒到三成干后放入红糖水中浸湿,又把它晒干。这样重复两三次后,将浸过糖水的干糯米饼放在香油锅里炸脆,即成成品。傣族制作的烤崩香、脆、甜,颜色金黄,油而不腻。
“我们家制作烤崩已经有10多年了,以前只是泼水节期间傣族家里会做的小吃,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所以我们一年四季都在制作销售。”村民李容说。
一人负责盛糯米,一人负责把糯米摆成饼状,李容和婆婆配合默契,不一会儿,晒场上已经铺满了整整齐齐的糯米饼。
“我们的烤崩销量还是挺好的,几乎都是提前预定,平均每天大概要用1000斤糯米。除了批发到市场,我们还通过朋友圈、抖音这些新媒体平台进行销售。品种有烤崩、糖果、大象耳朵、米线等傣族特色小吃,一年的利润大概有30万元。”李容开心地说。
一天制作1000斤糯米,成了李容家的致富法宝。在双江县,像李容家一样的村民还很多,她们依靠勤劳的双手,把各种传统特色小吃做成了大产业。(魏秋玲 李华秋 廖云芝)